創作靈感的聚落文化力,傳統戲曲專業劇場功能外傳統戲曲專業劇場功能,戲劇服裝道具的發展中心,從聚落中廟宇中找尋元素,廟宇乃傳統藝術發源的基地,也是演藝表現最重要的場域。廟宇的建築語彙中,交趾陶雕塑、神祇服裝織繡、八仙彩等民間技藝,也是轉譯成戲曲與道具元素的靈感來源。戲曲中的道具元素與民間信仰中間交織,「鳳冠」代表著戲曲中的人物象徵。
裝置造型為一隻展尺鳳凰。鳳凰鳥造型代表著重生與蛻變的意涵,身上的鱗片如同綵衣斑斕醒目,而綵衣也就是戲曲中的戲服。裝置骨架運用著就有中山堂拆除的桁架以及新的材料共同組構而成。在語彙上乘載著中山堂原本的記憶,將裝置設置館內大廳上方也訴說著共同記憶的乘載。
藝術家:黃英誠 (RAUM+藝術與開放空間實驗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