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

開門見山色 / Mountains Beyond the Door

開門見山色
在不斷穿越,遇見,再發現中,來此地踏尋每個人內心的黃金寶藏。

引言

下一個轉角你會看見什麼風景,在不期而遇之間發現美好。此時作為一個短暫過客,又是如
何跟此地產生親密的連結,帶給自己與他者間珍貴的回憶。故事起點在踏查金瓜石聚落時於
「金德發商店」小插曲。商店主人簡盛隆伯伯一個熱切邀請,進入屋內真心覺得這是一座精
心策劃的場域,從各個物件的擺設與裝飾中,簡伯伯講述其故中含意以及如何引經據典,對
於地方文獻採集與舊商店珍貴文物熱愛,從物件彼此擺設的關係,呈現他對自然定理之敬重
以及家鄉的熱愛表達。我想這無疑是一個充滿密碼的博物館。
待心靈之窗開啟後,您期待看見什麼風景。					
「美」一直都存留著,只是觀者有沒有用「心」去探詢。從商店前庭眺望東面是勸濟堂東南
方是無耳茶壺山,西北面是美人大肚山。無疑的商店位置是一個風水寶地。				

關係美學
人與人,人與自然間的關係。「美」是建構在一個親蜜而互動連結的網絡中。 山城建築錯落大山之中,聚落交錯堆疊風景,人與自然間的關係亦是如此的緊密聯繫,是先 民留下來的珍貴寶藏。當礦產不再開採,在此生活的居民在土地上建構一個共同想像,每個 人詮釋的風貌以及對焦點雖然不同,彼此尊重而互相交集著映照在生活領域中,這層關係親 密聯繫是無價的禮物。

場域元素

轉場 - 生存的拼接場景

黑色聚落的美麗由集體的力量共構而成心。一棟棟的堡壘為了抵抗惡劣的氣候條件,瀝青的
運用是一個很經濟的材料元素,卻也建構此地獨有的特色。在青翠大山襯托下,在聚落巷弄
穿梭之間,在紅磚瓦圍籬前,空氣中捎來著此地特有的濃濃的黑色氣味。

作品語意

在山谷間建構一抹虹彩,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間橋接的對話平台。山景與人的關係,造型表 達的是大自然的眼睛,也是每位觀者的心靈之眼。每個單元都是一個眺望窗景。在一個未知 質域內由集體共構出一個完整。造型由一個單圓構成,拼貼在地聚落生活故事,將其聚落形 象物件利用刺繡及絹印技法描繪在框景之中。談述山景記憶,將意象表達在框景之內。在畫 布填寫自己對聚落調查的記憶故事。人在等待或移動觀看視線中,由畫面內呈現的山景輪廓 交織出屬於自己的心靈之眼。

人與景與物件之間的聯繫。採集聚落的人事物故事,將其形象描繪在框景中,建構一個關係
網絡。藝術家也能更深入的理解及分享聚落的樣貌。將採集回來的形象轉換成圖騰,表現在
黑色網布上。

線索之 1

符號做為一個隱喻的密碼,唯有在巧遇的時間與地點才能看到完整樣貌。這個密碼只有當視
野遠大放才能觀察到真實樣貌。

線索之 2

金德發商店廣場至勸濟堂關公像距離與高程分析離約 178 公尺,高度約 40公尺,等高視角差 13 度。

金德發商店廣場至無耳山山頂距與高程分析離約 950 公尺,高度約 312 公尺,等高視角差 18 度。

線索之 3

秋芒-落雨(落語)
秋季時節早晨薄霧漫山野伴隨芒花綻放輕盈搖曳,如同黃金雨般隨風散落山谷間。
站在庭院中聽風、聽雨聲。一幕一幕的更迭,「大自然」當然是最稱職的說書人。

作品位置說明作品位置:

金德發商店廣場,在山谷間難得的開闊平台,能眺望群山的據點。


秋天金瓜石地區太陽方位角及商店建築物光照分佈,模擬測試其光線穿透作品效果。
預設時間為11月初光照情境。

裝置模擬


心中的窗景,透過藝術介入的方式,由眾人的觀點推移自己理想的觀景位置。穿透在眼前的
是大山與作品間的回應,陽光投影在地坪上隨的時間位移產生變化,在彼此交錯共構屬於此
刻特有的風景。期望在這移動與等待間產出未知的質域,然而藝術表徵也將這心裡的窗景
交織成山城內的秘密寶藏。

在框景中將拓印芒草印象,透過穿透的光線疊印在山景及在庭院地坪上。

上午9點半 模擬光線

上午11點 模擬光線

下午1點 模擬光線

藝術家:黃英誠 (RAUM+藝術與開放空間實驗室)